植物標本的采集注意事項
來源:http://www.archozlandscape.com/news/428.html 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01 點擊:3629
通過學習,我們知道,各種植物的生長發(fā)育時期有長有短,因此必須在不同季節(jié)、不同時間采集,才能得到各類不同時期的標本。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植物標本在采集和制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。
1、根據(jù)采集目的,選擇正常、無病蟲害、具該種典型特征的植株作為采集對象。
2、采集完整的標本:除營養(yǎng)器官外,還必須具有花或果(裸子植物有球花,球果),因為花果是鑒定植物的重要依據(jù)。木本植物剪取帶花或果的枝條長25-30cm, 以中部偏上枝條為宜。對先花后葉的植物,應在同株上先采花,后采枝葉。雌雄異株植物,應分別采取雌株和雄株,以便研究鑒定。
3、草本植物應采集帶根的全草,即要挖取地下部分如根莖、匍匐枝、塊莖或根系等。如果標本較長,則折成 "N"字形收壓起來或分成幾段,上段帶有花果,中段帶葉,下段帶根,將幾段匯成一份標本,并記錄全草高度,掛上號牌。
4、有些植物,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或其他特征和老枝上的不同,如毛白楊幼葉和老葉,因此幼葉老葉都要采。木本植物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定植物的依據(jù),因此應剝?nèi)∫粔K樹皮附在標本上。
5、在剪取藤本植物作標本時,應注意表示它的藤本性狀。
6、對寄生植物,需連同寄主一起采下,如菟絲子、列當?shù)?。并要分別注明寄主或附生植物種類、形態(tài),同寄生植物關(guān)系等記錄在采集記錄上。
7、水生草本植物,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繞重疊,失去其原來形態(tài),如金魚藻等。采集此類標本時,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,連同紙板一起壓人標本夾內(nèi),這樣可保持形態(tài)特征的完整性。
8、采集標本份數(shù),每種植物一般要采2-3份,給以同一編號,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。采集標本時應注意愛護資源,特別是稀有植物。
9、對人類有毒,易于過敏的植物,采集時要慎重。
10、必須及時認真作好野外記錄,如植物產(chǎn)地、植物土名、用途、生長環(huán)境、海拔高度、性狀,葉、花果的顏色,有無香氣和乳汁,以及采集日期等都必須記錄,否則會影響標本鑒定的正確性。在野外采集標本時,應盡可能地隨采、隨記錄和編號,以免過后忘記或錯號等。野外記錄的編號和號簽上編號要一致。采回后應根據(jù)野外記錄簽上的記錄,抄在固定記錄本上,作為長期保存和備用。